空中出租车
截至目前,共计发现轻微问题20余处,未发现重大违法行为,全市市场秩序良好。
积极推行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等多种利用模式,加强源头治理,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不断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
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谋划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施肥调查、田间试验、示范区创建等基础性工作,全市年均推广测土配方肥面积450万亩次以上,主要作物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工作思路,围绕地膜使用标准化减量化、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地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地膜污染防控宣传引导等工作,推动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持续保持100%,综合利用率达79%以上,在2018、2019年省对市的年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估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通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等措施,持续推进农药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7%以上。
摘要: 本报讯(记者 闫玮 通讯员 王复习)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等工作,持续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项指标达90%,取得良好成效。围绕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及其新服务,加大集成推广力度,调整施肥结构,优化施肥方式,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我市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活化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采取三字俗语、顺口溜、二人转、民歌等耳熟能详的形式,让大家熟知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摘要: 本报讯(记者 吕新颖)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一个严格、两个灵活、三个 ... 本报讯(记者 吕新颖)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一个严格、两个灵活、三个结合,深入推动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评选工作。今年5月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共推选35篇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市级优中选优,评选出20篇参加省级评选,积极展示、推广具有廊坊特色的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内容上,紧密结合地方自然特点、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注重弘扬和传承地域文化。
始终坚持三结合推动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把戴口罩、勤消毒等疫情防控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范围。大力提倡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和谐睦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市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活化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采取三字俗语、顺口溜、二人转、民歌等耳熟能详的形式,让大家熟知村规民约。我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奖惩机制,促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对违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村(居)民进行批评教育,以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73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186人,带动(吸纳)835人实现就业。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用好企业招用吸纳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各类就业资金,把资金花在关键点、紧要处,发挥就业资金援企稳岗扩就业最大效益。截至10月底,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472.28万元,惠及1842人。428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得到兜底安置。此外,我市积极强化困难群体帮扶,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次性求职补贴2000元,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今年继续开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卫生防疫等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
出台《廊坊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提高孵化基地房租补贴标准,发放创业孵化基地房租物业水电费补贴402.15万元,惠及530人。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53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2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02人。
开发70个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就业见习岗位3600个。截至10月底,已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412.2万元,惠及2106人。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杨瑶 记者 苗月平)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任务,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召开各类招聘会82场,推送岗位10.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万人次。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下达招聘计划3005个。我市积极关注重点群体就业,深入贯彻落实1+20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措施,制定出台廊坊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二十条政策措施》,从拓岗位、简手续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细化、实化、强化。我市积极 ... 本报讯(通讯员 杨瑶 记者 苗月平)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任务,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我市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扩大招录招聘规模。
与天津市武清区人社局进行深度合作交流,签署劳务协作协议,实现两地劳务协作规模再扩容、合作再巩固、成果再加强群众可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APP中下载使用电子证明,也可以在村(社区)综合服务站、银行等社会机构网点布设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和政务服务·裕农通设备上自行打印纸质证明,实现了随时申请、随处使用。
工作人员收到电子证明申请短信后,使用个人账号登录冀时办APP对证明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加盖村(居)委会电子印章和审批人电子签名,为申请人签发电子证明。
基层电子证明系统是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工作人员收到电子证明申请短信后,使用个人账号登录冀时办APP对证明申请进行 ... 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群众登录冀时办APP,搜索基层电子证明,按照提示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电子证明申请。
今年以来,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推广河北省基层电子证明系统上线运行,解决基层群众和在外务工人群开具证明往返跑、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基层证明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系统上线以来,完成了全市3505个村(社区)的用户和事项配置,并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村(社区)电子公章和手签章采集。摘要: 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群众登录冀时办APP,搜索基层电子证明,按照提示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电子证明申请。目前,已经实现基层电子证明线上开具
目前,已经实现基层电子证明线上开具。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加盖村(居)委会电子印章和审批人电子签名,为申请人签发电子证明。
自系统上线以来,完成了全市3505个村(社区)的用户和事项配置,并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村(社区)电子公章和手签章采集。今年以来,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推广河北省基层电子证明系统上线运行,解决基层群众和在外务工人群开具证明往返跑、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基层证明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工作人员收到电子证明申请短信后,使用个人账号登录冀时办APP对证明申请进行审核。工作人员收到电子证明申请短信后,使用个人账号登录冀时办APP对证明申请进行 ... 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群众登录冀时办APP,搜索基层电子证明,按照提示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电子证明申请。
基层电子证明系统是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群众可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APP中下载使用电子证明,也可以在村(社区)综合服务站、银行等社会机构网点布设的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和政务服务·裕农通设备上自行打印纸质证明,实现了随时申请、随处使用。摘要: 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群众登录冀时办APP,搜索基层电子证明,按照提示填写申请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电子证明申请廊坊审计中心开展教育活动,着力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组织召开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夯实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
今后,廊坊审计中心将继续抓好作风建设,提升办事效率,加强部门联动,确保重大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施四查四纠行动,着力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加大随机明察暗访力度,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廊坊审计中心把发现问题、严肃问责、积极整改作为专项整治的主攻方向,确保正风肃纪不停步、不松劲。今年以来,廊坊审计中心抓住关键节点,实施疫情防控作风保障行动,着力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风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共计捐款捐物607.68万元,组织9440人次参与防控。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梁圣强)今年以来,省联社廊坊审计中心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入推动全市农信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抓宣传教育、践责任担当、督落实到底,以更坚定、更有效的措施正风肃纪、提升服务, ... 本报讯(通讯员 梁圣强)今年以来,省联社廊坊审计中心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入推动全市农信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抓宣传教育、践责任担当、督落实到底,以更坚定、更有效的措施正风肃纪、提升服务,树立廊坊农信良好社会形象。组织开展公开承诺、创新群众性评议活动,向社会公开邀请作风建设网格化社会监督员,通过明确专人负责、建立问题台账、定期总结等方式,及时对反馈问题调查处置,进一步提升廊坊农信整体社会形象。